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1年第十六次集中学习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保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本网讯 12月28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1年第十六次集中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法治保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各项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保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市委书记杨军主持学习并讲话。会议要求,要抓地方立法质量,加快推进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东河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一批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健全边疆民族地区法规制度。要把三个体现到的实践要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保山、平安保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各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会议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做实,把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转化为生动实践,把学习成果体现到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体现到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上、体现到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上。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林松,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南方以书面形式作学习交流。要抓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专业法治工作队伍近年来,昌宁县全面贯彻落实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决策部署,立足全县硅矿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作思路,主动融入全省全市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发展,高质量推进绿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区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在昌宁县落户生根、开花结果。
12月11日,云南通威举行一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生产启动仪式,标志着项目进入试生产运行阶段。二期投资55亿元,计划2021年12月开工建设。三期项目投资110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高纯晶硅生产线以及境内外光伏组件和发电项目目前,一办十组共抽调或明确具体工作人员150余人,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5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14次、专项工作组会议50余次,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省内外学习培训1600多人次,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36期15000多人次,培养了一大批创建工作骨干。
同时,完善创建机制,全面推进创建工作的规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定和日常工作。强化问题导向,聚焦短板抓落实。
全市5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5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49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设置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保山市已累计改造提升9条主次干道、273条背街小巷、2个公园、4个公共文化广场,新建可容纳2000多学生的小学1所,新增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500个,实施了5条河流清淤截污、3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105个老旧小区、7个农贸市场、126座城市公厕的改造提升,新建1283套洗手设施、5个停车场,新划停车泊位4.3万米,新建电子警察、视频监控、电子卡口188套,增设人行道隔离护栏12300多米,新建、更换建筑围挡12000多平方米。为推进创建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市级领导坚持既挂帅又出征,以上率下,每月至少深入挂钩片区调研督导1次、一线办公,督促网格责任单位、街道、社区(村)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职责,帮助协调推进各网格补短板、强弱项,逐项研究、逐月销号,确保各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初以来,随着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的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词进入了保山人的生活,全市上下迅速行动,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共迎文明之约,让城市的面子和里子双双提升。
今年,保山市围绕让人民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让城市更美丽的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导向和为民、惠民、靠民的工作原则,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十四五期间的一号工程和市委书记、市长的一把手工程,举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们的一举一动代表着城市形象,因此更要把好自己的方向盘,安全行车,用文明和热情行驶于大街小巷,诚信微笑接待每一位顾客,当一名文明使者。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辛杰说,约束好自己,才能带动周围的人,共创文明城市。
她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爱护家园,让它保持干净、整洁、美观。我们将整个创建区域调整优化为237个网格,每个网格均由一名市级领导、一名区级领导、一名街道干部、一名社区干部、一个市直或区直单位五级协同挂包,确保创建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死角。
如今,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热潮,让保山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起赶超。同时协调拆除各类违章搭建的建筑物和柴棚,使小区空间得以提升,以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
保山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累计投入资金13.4亿元,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集贸市场管理、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秩序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李建国)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李美兰。有全国文明村镇7个、省级文明村镇53个、市级文明村镇480个,文明村镇占比达61.8%。在改造方式上,在不改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小区在功能性上的完善和提升,排除安全隐患,让小区更安全、更整洁。同时,隆阳区各街道办事处和责任部门相应成立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行车遇到行人时,他会主动减速、停车礼让。
据了解,隆阳区老旧小区大部分建盖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程度存在房屋年久失修、设施配套不全、环境脏乱差以及物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升居住环境成了小区居民最迫切的需求。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同时,制定《保山市民公约》《文明保山20条》《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等市民行为规范,并在市级媒体开设文明之窗专栏,制发人人都文明、保山更温情的系列公益广告,不断提升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这两句话是的哥辛杰接送乘客时的口头禅。
穿梭在保山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栏和标语。谈起小区的新变化,家住隆阳区科技局职工住宅小区的张寿良高兴不已。
这种改变,源自保山全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程的实施。从行业从业者到文明劝导队,从青年志愿者到理论宣讲员保山市正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朝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大步前进。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从年初的95.6%提升到目前的99.8%。目前,保山市5县(市、区)中有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1个、省级文明城市3个。
为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保山市制作悬挂公益广告5423块、新建景观小品72座,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个、主题街区20条、主题社区57个。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全民参与 提升城市形象您好,请问到哪里?下车请记得带好随身物品,注意过往车辆。
目前,已累计通报曝光各类不文明行为33期1056件。志愿服务暖人心突出重点 打造宜居城市楼道干净了,路面平整了,停车规范了整个小区环境换了个新样子。
在学校开展思政课教学竞赛内外兼修 提升创建水平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2021年全面启动、夯实基础,2022年全面提升、重点突破,2023年全面达标、争先进位的目标,按照全域创建、全程创建、全民创建的思路,努力开创文明城市创建新局面。聚焦全市文明和不文明行为,保山市开发了智慧城市管理市民随手拍小程序,引导和鼓励市民监督不文明行为。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保山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按照党委主导、政府主抓、部门主管的原则,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相关市级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十组,办公室主任和各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均由市级领导担任,做到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分类实施。保山青华海时值冬日,滇西保山大地却是暖意融融。
保山市制定了《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12023年规划》《全域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工程,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隆阳区正阳北路与保岫路交叉口,文明劝导队队员杨丽丹每天义务巡查社区交通、卫生和秩序,并及时纠正劝导不文明行为。
保山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双报到等工作,积极探索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等志愿服务模式,各街道、社区、网格责任单位出动人员5.7万人(次)开展入户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放倡议书20余万份、签订承诺书10万余份、认领服务事项1万多件。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隆阳区按照分批实施、有序推进的整体部署,组织人员奔赴社区开展老旧小区情况摸底调查,确保符合条件的小区应改尽改。
走进保山的大街小巷、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学校医院各项文明创建主题实践活动正在蓬勃开展。近年来,保山市坚持内外兼修,全力实施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工程,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